2017-07-16 來源:學邦技術
7月12日,馬云公益基金主辦首屆新鄉村校長論壇開幕,論壇上揭曉了首批入選“馬云鄉村校長計劃”的校長名單。據了解,入選的20位校長每人將獲得50萬元發展基金,馬云公益基金還將幫助他們結成“鄉村教育家”社區,并組織國際游學、校長課堂等,幫助他們開拓教育模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出席論壇并致辭。她表示,貧窮家庭兒童的機會比富裕家庭少五倍以上,在亞洲、非洲的很多國家中,鄉村人口的比例非常大,鄉村教育的師資是一個很大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讓所有鄉村教師都有足夠資質和動力參與鄉村教育事業,希望得到各國政府支持。
論壇上,馬云提出中國9000多萬名孩子在鄉村,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城里的教育再好,社會也很難進步。他認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是幫助農村脫貧的必經之路,迎接未來挑戰必須從教育入手。
2015年9月,馬云鄉村教育計劃啟動,到現在已產生200位“馬云鄉村教師獎”獲得者。公開資料顯示,2017屆“馬云鄉村教師獎”共有4899人進行注冊申報,完成內容的申報材料達1734份。
入選校長的情懷感動了很多人。如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巴干鄉麻秀村小校長嘎松扎西,在海拔4800多米、野狼出沒的荒野上,花了十幾年時間,給幾百名牧區兒童打造了一個讓他們放學“舍不得回家”的學校。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達祖小學校長王木良,把自建的生態農場型學校做成了眾人艷羨的“世外桃源”,還幫助了校外2000多個學生。
這些入選的校長,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著許許多多感人故事,從一個普通鄉村教師到整個學校的管理者;把一個殘破不堪,人煙稀少的學校建設成設備齊全、多向發展的教育基地,其中的苦淚心酸,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他們的每一次嘗試,每一次碰壁,每一次重新出發,都體現著一位優秀的鄉村校長的精神特質。?
羅承業是本屆校長計劃入圍者中最年輕的校長,一位從大山中走出來又選擇留在涼山州的彝族漢子。
他在山上的彝族學校代課,每月90元的補貼遠不夠日常開銷,面對堅持還是放棄的選擇,他被家長們極力挽留。他說,本民族價值的認可和學生的喜愛是他愿意堅守的動力。
直到現在,雖然由于校園狹小,三個孩子需要擠在一張課桌,活動場地也無法滿足近九百名孩子的需求,但他通過學前班彝漢雙語教學,幫助學生們完成語言過渡;以“綠色生命教育”為特色,讓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
2006年來到這兒,嘎松扎西堅守到現在。
十年里,他曾為了勸回不愿上學的孩子,追了十幾公里,翻了幾個山頭;十年里,他曾一個學期沒有出過學校,沒有去有信號的縣城給家里打個電話……十年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經歷了什么,忍受了什么,熬過了什么。他主動聯系格桑花建立了校園牧場,辦好食堂,照顧好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他引進健康教育課件,提供單獨的教室和熱水給女孩子們做個人清潔,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他在無比艱苦的條件下,不是被動的等待外界幫助,而且利用現有條件去改善師生的生活。
不論是放假后的開學,還是老師去縣城開會,每次他和老師們一回到學校,孩子們一個個和老師貼臉,結結實實的有104張小臉,一個都不會少。
1990年,熊國朝校長中師畢業后被分配到一所自行車無路可騎的山區小學,破舊不堪的學校有三所竹籬笆做墻壁的木屋。
沒有運動場,學校就在坑坑洼洼的村道上開運動會;音調唱不準,熊校長也讓學校充滿歌聲
他結合山區農村實際,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教學策略:不分主科副科,開齊課程上足課時,突出最樸素的素質教育。
在教師培養上,他開展視頻課例評析教研活動,多元并存備課模式,讓新老教師在不斷相互學習中成長。
趙銀鳳(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鎮大森店村小學校長):保住了學校,把村民也納入教育對象
趙銀鳳校長,她不僅保住了面臨撤校威脅的學校,而且將村小發展為143個學生的綠色校園,并把整個村莊的828個村民也納入到基礎教育的對象。
面對不能滿足需要的復式教學方法,和適齡兒童的不斷減少,趙校長四處游說,商定了“隔年招生,就近入學”的辦學模式。
她不僅讓學生在教室的課堂中學習書本知識,也讓學生在服務家庭、家鄉的過程中,增加對家鄉的熱愛和社會責任感。
“村里都難組織起來的事,趙校長一出面,就沒有缺席的”,這是村民對趙銀鳳最樸實的肯定。
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因為他們而過得更幸福
王世民校長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在國家級貧困縣創辦了陜西省第一所農村公辦寄宿制小學。
他給了300多名留守兒童一個快樂茁壯成長的樂園,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成長方面有了依靠,也解決了在異鄉打拼的家長的后顧之憂。
二十余年來,人們都會看到王校長忙碌的身影:不是站在校門口迎接到校的師生,就是放學時在校門外和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問題;不是晚上2點巡查宿舍給孩子拉拉被角,就是親切彎下腰詢問孩子生活狀況;不是課間巡查提醒孩子注意活動安全,就是走進教室和學生一起專心聽課……
因為在王校長的字典里,“校長”不僅是一個職務,一份信任,更是一種責任。
云南省臨滄市云縣大寨鎮箐門口小學距離大寨鎮政府所在地有20千米的山路,海撥2000余米,典型的高寒山區小學,信息閉塞,交通落后,校舍破舊,而且冬天氣溫非常低,是很多老師談而生畏的學校。而羅恒忠校長一待就是15年。
羅校長把學校圖書室的部分書籍分離出去,在村莊各處建立圖書中心,讓學校成為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
羅校長還與村長一起設計村里的水果、茶葉、核桃、藥材、生豬、雞的種養規劃,村莊的經濟現狀明顯改善,外出打工的家長紛紛回鄉打工和創業,大大減少了留守兒童。
李正高(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興中鎮興中小學校長):多方籌措資金,在廁所上修建圖書館
李正高校長在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興中鎮紅衛村小任職時,多方籌措資金,在廁所上修建了圖書館,有著“廁所上飄來的書香”美稱。
他主動與縣城內多所學校合作,開展“同課異構”教學交流,給在校年輕的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他從幾公里的山外引進水源,解決了一直以來全校及全村飲水難的問題。
他帶領老師自己動手硬化學校操場,修建教師宿舍,使學校成為全鎮第一所擁有教師宿舍的村級學?!?/p>
邱校長自25歲開始任職,通過多年的經驗領悟到,教育需要的是師生閱讀,是習慣養成,也是品格的良好形成。
在調任銀坑中心小學后,邱校長提出“讀一百本書勝過考一百分”的辦學理念。不提分數排名,重在營造學校、家庭、社會閱讀氛圍,以閱讀育人。
為了實現這一理念,邱校長引進擔當者行動“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在每個班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精心配置了七十本左右“營養豐富”的書籍學生隨時可以借閱;開設了鄉村閱讀課的實驗班,讓語文課變為閱讀課,讓孩子在閱讀的浸潤中掌握語文教學目標;開展教師共讀一本書,組織全鄉鎮的教師讀書沙龍……
馬云在這次活動上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感謝你們,因為你們的努力,你們的堅持,讓農村的孩子才會不一樣,中國的教育會不一樣,社會就會不一樣,今天嚴格地來說,這不是一個頒獎典禮,我們沒有資格為鄉村校長頒獎,我認為今天是一個感恩儀式,對于守住最貧困地區的鄉村校長和教師,我們今天只是表達一點點我們的感恩之心。”
所有華麗的褒獎,都不及一句真誠的感謝。
是這上萬名扎根農村的鄉村校長,為鄉村的孩子開啟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
感謝因為他們的努力和堅持,讓教育增添了一份感動,讓教師多了一份堅守。
馬云公益基金會于2016年7月4日正式發布“馬云鄉村校長計劃”,核心目標是發現并助力新一代具有優秀領導力的“鄉村教育家”。
圍繞這一目標,基金會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20位優秀的“鄉村教育家”代表,為他們每人提供總計50萬元的支持。其中,10萬元用于幫助改善個人生活;10萬元用于領導力提升,包括參與國際游學,組成校長課堂,結成“鄉村教育家”社區以探索鄉村學校發展;30萬元作為實踐基金用于獲獎校長所在學校,幫助他們開拓教育模式,使鄉村學校更具活力。
??
*部分內容來源于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