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來源:學邦技術
近日,一項調查發現,面對一波接一波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一些深諳家長心理和市場規則的培訓機構見招拆招,不僅生意依舊火爆,甚至學費還紛紛上漲。
從一層到六層遍布培訓機構
與紅紅火火的市場相對應的是,課時費漲了,平均漲幅在20~50元不等。在武漢一個教育論壇的家長群里,有家長反映,一家全國知名培訓機構初中課程從每節160元漲到每節200元,“我給孩子報了暑秋兩季的課程,交了1萬多元”。而一家本地英語培訓機構一節課則從150元漲到170元,且須30節課起報。
在沈陽,“禁補令”發布后,培訓機構里已難覓在職教師身影,而一些“小飯桌”搖身一變成了新課預習班,老師就是之前那些帶著寫作業的輔導老師,或者兼職大學生?!邦A習班的老師也可以上門走穴,到學生家里進行一對一教學。以前的價碼多是100元一節課,現在已經漲到150元一節課?!奔议L李女士說。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對一系列新政見招拆招,如把公開的奧數比賽變成機構內部的所謂“綜合診斷”“綜合能力測評”等,而這些測評依然是小升初的“有效籌碼”。
4月初,一家全國知名培訓機構在武漢的9個校區,同時組織了一場針對六年級學生規模浩大的綜合診斷。這場綜合診斷從14:00持續到17:20,不少家長提著盒飯和點心,為考試間隙的學生快速補充能量,希望孩子能拿到好名次。
一些小升初家長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們還在擔心今年沒有奧數杯賽,拿什么證明孩子實力?民辦初中的自主招生依據什么標準來選拔優秀學生?
現在,多家大型教培機構組織學員進行的“綜合能力測評”,覆蓋語數外三個學科。“這些大型測試,如果排名靠前,也可以作為‘有效籌碼’。”
“不少知名民辦初中自主招生簡章里都有一項叫‘查看其他相關資料’,這里面大有文章。”武漢家長張女士稱,她的孩子從小學二年級起參加數學培優,每學期都要參加資優生測試決定能上什么層次的班,競賽A班生相當于全市奧數尖子生。
一位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說,即便奧數杯賽取消了,沒有相關獎證可以出具,但只要有證明你是出自這個班的學生,哪怕只有聽課證,都可以作為“其他相關資料”在優質民辦初中自主招生中成為“香餑餑”,家長怎么可能不動心?
對于“禁補令”下,培訓機構生意依舊火爆,網上很多家長議論紛紛,在網上炸開了鍋。
總結一下家長的言論,大部分家長認為:
① 小孩子在家沒人帶,送去培訓班又能學東西又有人帶,省心;
② 存在一些知識是需要上培訓班才能學到的又必須學的,課堂上上教的東西越來越少;
③ 存在父母認同“贏在起跑線”這一說法,希望自己孩子多學點,跑在前面;
④ 文中所提的小升初的“有效籌碼”,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爭相給孩子報班。
我們應該想到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有市場需求就會有市場供給,為什么會有需求。
從學校方面,學校遵循的教育理念就是現在倡導的所謂素質教育,減輕課業負擔,教育主管部門要求怎么做,學校才敢怎么做。
從家長方面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愿意為孩子搭建一切平臺,家長的攀比心態更是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參加培訓機構的重要原因。
當時也不排除,有的家長因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所以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一方面孩子能學到東西,一方面孩子能得到照顧。這反應的又是更多的深層次問題……
所以說,面對“禁補令”,加強市場監管,規范管理,嚴格市場準入制度,避免亂象叢生,才是當下專項治理工作下對社會、家長以及培訓機構最好的交代吧!
本文部分來源于: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