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來源:學邦技術
看到這個標題,
很多人肯定會唏噓不已
前段時間才發布禁補令,
現在又禁止“幼小銜接班”。
首先,
讓學邦君先闡述一下這個嚴肅的事情,
看看這次專項治理的明確要求。
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于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于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
同時,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另外,對于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并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范辦學誠信記錄。
通知還強調要健全長效機制。對辦園教學行為不規范、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小學及社會培訓機構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實行年檢一票否決,并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通知中,明確指出“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
在此次“小學化”專項整治通知發布后,
網上瞬間炸開了鍋,
來看看網友們怎么說。
在網友的評論中, 學邦君發現, 大部分的網友對此次專項治理通知持反對態度, 贊成的聲音較少, 很多網友極端的言論卻也受到不少網友的點贊。
學邦君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在此之前,教育部已經多次就幼兒園“小學化”發文——
2011年,教育部發布《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明確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
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需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加強科學保教,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
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游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那為什么到現在為止,校外培訓機構仍然“高燒不退”?
其實,在逼孩子“搶跑”的背后,有著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共同的責任。
對家長來說,在中國,“望子成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大部分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教育方針”,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于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家長 A:問題不在幼兒園,而是在小學的銜接上。小學進度那么快,幼兒園不教的話怎么跟得上。
家長B:幼兒園的時候我家也就放養,什么也不學,想著以后慢慢讀書路,孩子都沒有快樂的童年,以后上小學老師肯定會教的,可是現在懊悔想撞墻。老師說我們底子差,人家小朋友都會了,你們要好好補補啦!一口老血吐一地[淚]
家長C:作為老師,我也覺得幼兒園學這些超出了孩子的認知水平。可是我也明白現在孩子都是考試入學,老師家長都很無奈。所以教育制度本身還需要再完善,需要更符合孩子的成長和認知規律,或許更有效。
對學校而言,一些學校的“幼升小”考試,設置門欄,其中的題目過難、過于超綱,也無形中促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對社會來說,某些教育的問題絕不僅僅只是某一個階段的問題,應該考慮教育的整個階段,從根本解決問題。
一邊是教育政策的“三令五申”,一邊是幼升小的教育焦慮,但無論如何,幼兒教育應順應孩子天性,因材施教,從本質出發,注重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和獨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