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0 來源:學邦技術
不知不覺吸著霾又要過完一年,年底之際學邦君用洪荒之力為你盤點教育行業最值得推薦的12個熱詞,今年的熱詞熱度以及高度完全碾壓以往!
從一錘定音的民促法三審稿、IP熱、“AR/VR 教育”的雙輪驅動、上市公司收并購到A股/新三板企業設立教育產業并購基金。資本寒冬之際的教育圈動作連連,實在是讓人應接不暇,你還等什么?還不快上車,跟著學邦君一起來回顧下這些熱詞吧!
2016年教育政策領域最大的事件莫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三審,如今修正案已一錘定音,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正案最受爭議的焦點在于規定了“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持同意觀點的學者認為,國家對于義務法的規定是免費的,而設立營利性的民辦教育則違背義務教育的免費性的特點。而有的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義務教育存在強制性,而免費性不屬于義務教育的實質。
在民促法三審之后,考慮到政策對某些教育類企業影響的不確定性,資本市場的高估值能否維持,以及政策的助力能否再次促使市場燃起對教育板塊的投資熱潮,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今年炒得最火的教學模式是O2O雙師模式,它是目前“互聯網 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謂“雙師直播課”是由傳統“雙師課堂”演變而來。“雙師課堂”起源于傳統連鎖培訓機構,由一間教室現場直播,另外一間或多間教室通過電視或投影設備同步聽講、學習。雙師課堂的體驗就是一個學生享有兩個老師的陪伴。一位老師在直播現場,負責主講課程,另一位老師在學生上課現場,負責現場學生的輔導。隨著視頻直播技術的成熟,視頻直播成為雙師課堂的傳播技術,“雙師課堂”演變成了“雙師直播課”。
近期,很多K12領域的教育機構紛紛加入嘗試雙師模式的行列中,新東方、好未來也采用雙師(主講+助教)模式,引發行業人士對雙師模式的關注和討論。目前,傳統教育巨頭新東方、好未來均在發力布局“雙師直播課”。與新東方向三四線城市進軍的策略不同,學而思的“雙師直播課”主要針對既有校區城市。之所以在這些城市推廣“雙師直播課”,是因為優秀教師人數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教育培訓機構進公校/高校很難?但有人偏向虎山行。
機構“進高校”的進程比進K12公校要快不少。
今年以來,不少教育培訓機構和大學進行合作共建。10月慧科集團發布了碩士、本科、專科三個層次的人工智能專業的綜合教育解決方案。此前不久,我贏職場也宣布與百所高學攜手建設VR虛擬現實教學實踐雙創園,打造VR/AR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而達內、正保遠程教育這些老牌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早已和高校牽手。
進軍K12公校方面,一些在線教育公司用數字來說話,例如走“進軍公校,輻射C端消費”路線的作業盒子已經進入2.5萬多所公立學校,一起作業也進入了8萬所小學,清睿教育僅2016年上半年,其“口語100”產品服務新增學校3500所,總數達8700所。不過也有不少公司從B端采購入手,悶聲做生意,例如做創客教育的寓樂灣、虛擬仿真實驗平臺NOBOOK、K12教育信息化平臺學樂云教學等等。
校企合作趨勢不可逆轉,公校/高校還會是各培訓機構爭搶的重要資源。
今年6月,ACT因試題泄露取消了在韓國和香港舉行的考試,并在聲明中稱:“ACT得到可靠證據,這兩個地區的試題被泄露。”綜合美聯社、《華盛頓郵報》報道,這是ACT首次取消在某個國家或地區舉行的考試,估計有5500考生受影響。自2017年秋天開始,ACT將在其所有的國際考試中心啟用在線機考版本測試。
近年來,ACT和SAT考試的海外申請人數呈上升趨勢,而亞洲則成為了這些標準化考試的泄題重災區。據一名熟悉情況的人士稱,泄題現象確實一定程度存在于東亞地區。業內人士透露,不少作弊行為實由培訓機構主導,看似好像幫助學生獲得了分數,其實從長遠來看,不僅損害了學生利益,也破壞了培訓行業秩序。
誰來鏟除行業毒瘤?
“IP熱”由影視文化領域、文化創意產業延伸到教育行業,由泛娛樂化屬性延伸到教育屬性。有人對它進行分類,分成娛樂IP和教育IP,為我們所熟知的教育IP主要以巧虎為主。而往教育行業更細化的方向分,又可以分成早教領域IP、K12領域IP,職業教育IP,等等。而現階段,早教IP似乎最為耳熟能詳。
很多企業通過并購、投資動畫公司試圖打造獨立早教IP或泛娛樂化的IP內容,除了通過投資并購之外,還有通過合作跨界的情況涉足早教IP。這些企業似乎都看到了教育IP的影響力和變現的想象力。以IP形象塑造為基礎,通過動畫、早教課程、舞臺劇等形式呈現,衍生出周邊商品和多媒體作品,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也有人認為,一個單純的卡通形象并不能夠稱之為IP,對于知識產權的東西,應該是具有巨大影響力且能夠延續文化創意產業產出IP的模式,能夠大量地產出內容,且進行可持續的商業化變現。
盡管兒童尚未具備成年人的審美體系,但對所接觸產品的感受仍然非常敏銳,所以,當早教內容趨向IP化時,玩家們如何突破IP內容的同質化?“早教IP AR”正成趨勢,大家都在觀望,這是否會催生出千億IP幼教市場?
眼見真的為實?
近年來,以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為主的虛擬技術迅速get到科技領域的G點,而后AR/VR也由科技擴張至教育。AR多數應用于早教領域,一個普通的平面圖像,被AR優化了之后可以作為3D動畫呈現出來,提高產品的呈現維度。
而VR則多數應用于職業教育等領域,圍繞這一產業,教育行業出現了培養VR產業人才、研發VR課程內容、開發VR技術和應用場景等新熱點。從去年年底至今,已經有十幾家教培行業公司發布了VR 教育的布局,包括樂視、網龍華漁教育,龍圖教育、刑帥教育、保利威視、百通世紀、慧科集團、創維酷開 智課網、偉東云教育、HTC Lifelige等。
難道你不好奇,AR/VR在教育領域發力的想象空間會有多大嗎?
繼AlphaGo(阿爾法狗)向人類開戰斗棋獲勝后,以AI(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機器人迅速占領了科技的頭條,而后AI迅速在教育領域開辟出一條新大陸。現在,以新東方、好未來為主的教育類上市公司,以及科大訊飛、華為、微軟等科技公司都更加重視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當然創業公司們也不甘示弱,“人工智能/自適應”甚至成為融資和上頭條的重要概念,例如智課網、rokid、iPIN、乂學教育、英語流利說等公司也紛紛發力。
“人工智能 教育”在資本的追逐下,教育領域會出現一個“西部世界”嗎,亦或現在還只是天方夜譚?
從2015年中旬起,互聯網教育的創業者便感受到了資本寒冬的氣息,在一批創業公司倒下的同時,也有創業公司在資本寒冬之際,拿到了大筆融資——
在K12領域,作業盒子獲1億元的B輪融資,掌門1對1宣布獲新一輪數億元的融資,作業幫獲6000萬美金B輪融資,瘋狂老師完成1.2億元的C輪融資,學樂云教學完成2億美金的C輪融資,智課教育已完成了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
在職業教育領域,慧科集團完成C輪融資、估值超過50億元,IT 人才培訓平臺 51CTO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邢帥教育又獲得了3億元融資……
在幼教領域,小熊尼奧宣布完成2.5億元的B輪融資,貝聊獲得了過億元來自威創股份、啟迪教育等的投資,諾貝兒教育透露獲得7500萬的B輪融資,嘿哈科技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
英語學習領域,少兒外教一對一平臺VIPKID在今年4月獲得真格基金增資后,8月,又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以及籃球明星科比旗下基金的投資。其競爭對手DaDaABC也于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2015年重點布局我國教育行業的產業資本投資規模達到55.6億元,是2013年及以前總投資規模的5倍有余,2016年資本到底更謹慎還是更活躍呢?
2016年,教育機構上市/掛牌風頭正勁。
在A股市場,值得關注的有學大借道銀潤投資變身“紫光學大”,勤上光電收購龍文教育上市獲批,啟德擬借道四通股份上市等,但也有松發股份終止與精銳教育資產重組,保齡寶終止與新通教育重組,恒立實業擬收購京翰教育遭部分董事反對的“意外”發生。
另一方面,一批教育機構掛牌或申請掛牌新三板,較為矚目的有新東方在線、龍門教育、高思教育等,新三板的分層制度和資本市場機制改革等也給業績較佳的新三板公司轉板提供了良機。
另外,港股資本市場也迎來了宇華教育、成實外教育、睿見教育、博駿教育、新大學集團等教育機構,這些機構旗下多擁有民辦K12和民辦高校,它們以VIE架構赴港,通過三審的民促法對這類公司赴境外上市的影響值得關注。
今年6月份在納斯達克敲鐘的51Ttalk成為最新一家教育中概股。
去年底至今,幾家在美上市的教育中概股,股價出現了大幅上漲,其中新東方和好未來的股價均比去年同期翻番,市值處于上市以來最高峰區間。目前,新東方市值超過80億美元,好未來股價超過62億美元,達內教育市值超8億美元。
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相對高速增長、高市值的科技公司,教育公司有穩健的現金流和增長率,真金白銀的線下資產相較燒錢過狠的互聯網虛擬經濟顯得更為值錢,中國放開“二胎”和“80后”家長的崛起,也是提振具有K12概念且覆蓋全年齡段產業鏈的教育機構市值的驅動力。
你買了誰的股票?
全通教育、拓維信息、立思辰等教育概念上市公司近幾年來,紛紛大手筆收購教育資產,今年依然勢頭不減。有意思的是,據不完全統計,相比于2015全年26家上市公司跨界教育,僅2016年至今就有近40家上市/掛牌公司玩跨界。
從主營業務上看,涉足跨界的近60%上市公司的主業與教育完全無關。上市/掛牌公司跨界教育的動力除了謀求轉型以外,具有逆周期性、現金流好的教育概念也有利于市值管理。
就跨界方式來看,投資獲取標的公司少數股權是最普遍的方式,其次是收購或控股,還有成立教育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合資公司等;還有少數采取發布新產品、自辦學校、雙方合作等。股權交易常常捆綁對賭條款,標的公司對賭業績失敗,上市公司可能會放棄投資/收購,也有可能以極低的成本或零成本進行增持。
我們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
2016年迄今上市/掛牌公司(擬)成立的基金規模已經超過80個億,高于過去幾年的總和,過去幾年這個數也不過60億元而已。鯨媒體統計發現,上市公司成立的教育產業基金規模一般在10億以內,分期募集。存續期一般為5年。
如果對照這些公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市盈率倍數的高低與其募集資金規模占市值比例(基金規模/市值)的高低往往成正相關關系的(不包含個別特殊情況),這是個值得思考的現象。
上市/掛牌公司本身傾向于投資現金流好、營收和利潤數據相對較好的項目(例如成熟期的培訓機構,做B端生意的公司等等),而旗下產業基金更傾向于投偏早期、中期,以及處于新興細分領域的項目(如與移動互聯網相關,與VR技術相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