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來源:學邦技術
“活動”,是當前教育培訓學校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不管是作為招生或服務營銷的方式,還是作為實現或增加學校預收的重要通道,總之“活動”對學校而言是重要的。首先講個常識,即“活動”不是課程,所以不要把“活動”納入到學校的“課程體系”當中。把“活動”設置或定位為“課程”并操作成功的案例是有,但畢竟鳳毛麟角。因為“活動”的屬性與特點決定了很難通過單獨的“活動”就可以為家長或學生直接產出符合預期或超預期的(學習成長)效果,客觀上講“活動”是“課程”的入口,活動導入+課程產出的有機結合才是準確的。
通常來說“活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純投入型活動,一種是創收型活動。
純投入型活動,顧名思義就是不做營收產出,主要是提升品牌廣譽度,同時兼具服務在讀學生及家長的活動。大家舉辦過嗎?但反思一下,多數情況下我們僅僅是為了活動而辦活動。每年學校運營的某個時間點,突然感覺大部分家長和學生似乎沒有了初到校時的熱度與激情,然后就臨時想到搞個活動吧,然后居然也就拼湊著去做了。可想而知,這種臨時起意、東拼西湊的活動,會有效果嗎?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對于學校,我們應該從每個年度的伊始,甚至更早就開始計劃:在學校全年的運營過程中,出于品牌建設、老生服務、新生體驗等目標,我們計劃做多少場活動,準備在什么時間做活動,涉及哪些節慶日,有誰來負責,做什么形式的活動,分別需要做什么準備,驗收評價的標準又是什么……我想這樣準備活動的邏輯與辦法才會讓學校活動更富價值與意義。
比如我們準備在圣誕節舉辦Christmas party,希望通過活動來促進并帶動寒假招生。或者我們在六一兒童節要辦相應的活動,又或是萬圣節等等。這些都在年度活動計劃中井然有序,并在年初大會上清晰明確的向全體教職員工宣布,這樣的話,整個團隊,特別是負責活動的具體人員就會產生條件反射,到了計劃的時間,從方案到準備,從執行到驗收再到總結復盤,自然是按部就班,校長只需要按照時間進度檢查就行了。對于學校歷次的活動,好的經驗不忘復盤積累,失敗的教訓不忘總結備案,這樣的方式下所形成的習慣與沉淀,不出一年學校的活動工作就風生水起了!
如果說剛剛談到純投入型活動在創收產出方面還是讓校長唏噓的話,那我們就會想,可否舉辦一個活動,既可以滿足學校“攢人氣,促產出”的需求,又可以自身就能產生直接收益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想必也是校長們最青睞的活動類型——創收型活動。學校通過創收型活動既能服務在讀學生及家長,又能幫助實現學校品牌廣譽度的形成,順帶促進后續課程產出,同時又能從活動自身直接形成收入。這樣的活動,有哪個學校不愿意開展呢?所以在創收型活動上多做功課,多動腦筋,多實踐是學校營銷活動策略與執行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如何做好創收型活動。
首先我們看創收型活動的三大要素:
第一要素“客戶來源”,抓住正確的客戶來源是活動成功的第一步,也就是說”要找對人”,活動對象是否準確、宣傳是否精確吸引,將直接決定活動質量與效果。其次是“活動的策劃執行”,從創意到流程再到執行落實,直接決定活動品質與體驗度,想一想下次再有類似活動還會有多少人愿意繼續參與?再有就是在前兩點良好鋪墊下自然接入的“銷售”環節了。所以好的收費參與性活動與創收型活動必須要抓住這三個重點。
關于“客戶的來源”。大家想一想,每次舉辦活動,客戶到底從何而來?開門見山,幫大家梳理一下:老客戶、老客戶帶新客戶、邀約新客戶、合作單位共享客戶,四個主要來源渠道。
第一,老客戶。原因不用解釋,我們都知道的是舉辦任何活動一定要利用好已在讀學生這個資源。活動的策劃與舉辦,不論規模大與小,會取決于邀約人數,假設活動計劃是一個100人規模的,那60個老客戶,然后再爭取40個新客戶,是不是目標更容易達成呢?
如果活動計劃500人的規模呢,那么權衡、考慮邀請老客戶的人數占比依然是關鍵,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創收型活動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第二,就是通過舉辦活動,推動、鼓勵老客戶引薦、介紹更多新客戶參與。你會發現一個現象,老客戶引薦、介紹的新客戶在學校的活動銷售場景中,通常成交比例都會比較高。只是因為“你的十句話都不如老客戶幫你說一句”。正常的銷售場景下,學校說自己有多么好、課程效果多么明顯等等促使新客戶成交買單的宣傳往往結果總是不太理想又或是綜合成本太高,但如果有更多老客戶幫你去表述:這個學校不錯,某某老師不錯等,這個效果馬上出現并且成交效率極高。所以在學校活動策劃舉辦的問題上,“老帶新”這個重點就是創收型活動業績的保證。
第三,邀約新客戶。盡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客戶選擇更富理性與挑剔,使得學校在新客戶邀約的執行上越來越難,但是邀約新客戶仍然是學校新生“開源”的重要通道。既然這個通道對我們提出了更多的挑戰,但選擇正確的方法依然會破解困難,實現目標。分析我們在邀約新客戶的過程,當拿到客戶資料并想去真正擁有這個客戶資源的時候,那么我們就要提出邀約,努力使這個客戶資源更多的與學校產生積極、良好的互動,進而形成可轉化付費客戶的可能。學校各型各類活動的舉辦就是為這個目的所服務,那就首先要解決高參與率邀約的方法。最常見的叫“電話邀約”,然后通過遞送邀請函的形式來邀約,當然現在也會通過(移動)互聯網,如微信、QQ等進行邀約,邀約的具體工具及方法不用過多描述,就一個原則,與時俱進,你的邀約工具及方法一定要符合邀約對象的習慣!
真正需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于新客戶邀約的小秘訣。
<一> 新客戶邀約的目的非常直觀,就是到達率。也就是你的邀請動作執行后,目標新客戶可以有更高比率的到達參與。學校發100個邀請函出去,這100個邀請函能來多少個客戶?新客戶又占多少,各位校長做過統計嗎?也有曾統計過數據的校長會知道,不要說50%,可能10%都做不到。那你辛辛苦苦籌備了這么久的活動還有意義嗎?
新客戶之所以到達參與你的活動,一定是因為他重視你的活動,所以當我們發出邀請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幾個重點。
一是要正規與正式。二是合理多頻的提醒。三是客戶真正的到達參與才是邀約工作完成的標志。
關于“正規與正式”,舉個例子:圣誕節活動大家都要舉辦,不要忘了你左鄰右舍的培訓學校也是要舉辦活動的?另外你的學生在你這兒培訓學習,也會同時在其它的機構培訓學習其它的課程,這個現象在現在是很常見的。那我想問個問題,如果今天同一個學生,面對你的舞蹈學校和他同時在讀的英語學校,倆個學校同時舉辦圣誕節嘉年華。這個學生和他的家長到底要去參加哪一個活動呢?答案一定是學生及家長認為的更富有吸引力,更值得的那個活動。所以我們所有邀請動作執行的“正規與正式”就是將活動亮點、特色、與其它機構的差異等等都要直接、簡單、明白的告訴目標客戶,并讓客戶認為至始至終他都是被重視的。
至于“合理多頻的提醒”,再舉個例子,我們舉辦一個活動,團隊邀請客戶,校長在活動前問邀約情況,有人會說,報告校長,我有10個客戶明天一定會到。結果卻是10個客戶只來了2個。校長就會問,之前說的10個客戶來,為什么只有2個?這個人匯報,有8個客戶說臨時有事,各種理由。這種工作結果與關聯的效率就是問題,一場100人規模的活動,準備了100人活動的規模和場地,準備了100份獎品,準備了100個座位,結果每個執行邀約任務的員工都還存在打折現象,那我想不僅對于活動,而且對于整個學校的運營都是個危險的信號。所以合理多頻的提醒與檢查是活動邀約到訪率的保障。
客戶真正的到達參與才是邀約工作完成的標志,我們完全可以作為檢查邀約工作是否合格的準則,更是學校每一位參與執行活動邀約工作的人員必須形成的統一認識。
<二> 學校在執行活動邀約時,要做到“三高”,即高格局、高姿態、高格調,通俗點就是要非常自信的面對與執行學校活動的邀請工作。
描述一個場景,就像我們邀約新客戶,會向大家提出明確的數字要求,比如今天要達成邀請100個新客戶到達參與活動,我一定會為大家準備并提供1000個目標客戶的資料,至于是團隊1000人都進行了邀約,還是只對其中的500人進行了邀約,我不做干涉,但我的要求不含糊,100人到達參與是考核這項工作完成的唯一標準,必須做到。那團隊在做邀約工作時就會帶著清晰的目標與充分的可使用資源,更加細致、高效率的完成。員工也知道這次他要更耐心、更細心、更有方法的搞定客戶,同時絕對不能再被客戶忽悠了。在這種思想主導下,活動的邀約還會有問題嗎?我給大家描述幾個真實的場景。場景一,我的一位員工在邀約新客戶,“這位媽媽,我們有一場家庭教育講座活動,是在下周六下午3:00舉辦,我覺得您是一個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我要特意邀請您參加。您應該沒問題吧?如果沒有問題,我會幫你提前安排座位,畢竟名額有限,座位留給您,其他的家長就不能來了,另外到時候我在一樓接待您,咱們風雨無阻,不見不散。”最后這位員工邀約了10位家長,當天活動前他就真的在樓下把10位家長都給接上來了,當然過程中一定不止這么簡單,但重點是只要有目標、有方法,就可以做到并做好這件事。
場景二,“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活動想邀請您來參加,你能否準時參加?”家長說“我看一下吧,到時候有時間會過去的,我到時候給您電話吧!”“不好意思家長,我們這個活動是要憑邀請函進來的,而且我們要提前預留座位,如果你現在無法確定,沒有關系,那就下次吧!”
主動拒絕一些模棱兩可的家長,就是要告訴她,反正你也沒打算來,那我直接就拒絕讓你來,我提高格局和姿態,那么剛剛那位家長聽完之后會有什么感覺?她會感覺這所學校與其他接觸過的學校有些不一樣,挺牛的嘛,依照人的心理習慣,這個感覺背后還會讓家長產生更多對于這所學校的想法甚至是日后有意的接近與了解,為那么將來再有機會邀請這位家長的時候,她是不是就會有可能認真的聽你講呢?所以往往有的客戶,當你邀請她,一次不來,兩次不來,但是三次、四次、五次以后呢,當她如果真的被打動、被吸引參與了我們的活動,那她的活動成交就實現了,甚至后續課程成交也是高幾率的。
第四,“合作單位共享客戶”。辦了三五年的學校,在當地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營銷的合作伙伴機構,那么這些合作機構是不是可以提供客戶共享呢?即便不能直接提供客戶共享,那么相互的宣傳總可以吧。重點是你要想到并要去做。
像我們當地可能有將近500家各類型的培訓學校,但很多學校所涉及的領域是不一樣的。所以同一區域內,英語培訓學校就應該可以找到很多非同類的培訓學校或其他領域的有客戶共享條件的商家進行合作。在現實狀況下,只要對象找對,大家都是很樂意的開展相關的市場、客戶的共享合作,原因很簡單,資源置換,共贏互利。在共同的理念或相近的價值觀的前提下,一旦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除了可以進行宣傳資源的置換,客戶資源的置換等等,只要合理,互惠共贏,就會有更多的可能,甚至是驚喜。你會發現在我們當地,我已經和很多機構或商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最簡單的一個事例就是我們每次搞活動,從贊助商到贊助禮品、獎品再到客戶到訪量,那些合作伙伴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太多的支持與幫助,當然在合作伙伴也有類似需求時,我們也一定是全心全力的配合。
第二要素“活動策劃執行”。直奔主題,如何成功策劃執行一場活動,關鍵是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策劃方案的形成機制。活動策劃這項工作通常在學校是誰來做的呢?是某個老師嗎?還是學校專門有一個策劃團隊?還是校長親自操刀?但無論怎樣,我們知道活動策劃離不開持續且精彩的創意,我們還知道策劃是活動成功的前提與重要保障。再拿我的學校舉例,我們會有一個專門的3-5人的部門以及我們八個分校的校長,會群策群力,共同參與學校活動策劃這個重要的工作。
另外我告訴大家,學校重大活動的策劃一定要專業的人或有經驗的人去做,但從培養人的角度講,小型的活動,校長要學會授權。
我們再來看活動策劃的內容:時間的安排、流程的安排、注意事項。這三個方面是主干,一定要做好。
首先,活動要把握好黃金般的時間做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活動安排的具體日期是否排除了所有的不利因素?不同活動準備工作的完成時限要精確到從幾日幾時到幾日幾時;活動中不同的環節設置所需的時間要精確到幾點、幾分、幾秒……要記住活動不管是籌備還是執行,時間就是命令。
其次,流程要詳細。詳細的流程是為了讓每一個參與的伙伴,完全可以清晰的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時做。再簡單點說,好的流程就是“傻瓜式的”。
再有,注意事項要全面。活動最關鍵或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通過注意事項對大家做出的2次警示,只要注意事項的內容全面、完整,活動就出不了“大”錯。
第二方面,人員的分工安排。我送大家一句話“各盡其責,而不是各顯神通”。一個活動不論規模大小,從策劃到舉辦,都會衍生出不同的活動崗位,關聯不同的職責,涵蓋不同的內容,涉及不同的目標與要求。所以落實崗位職責,明確工作內容與目標是一定要做到的。另外在各種活動的分工安排中都會有一個重要的角色——“總指揮”。總指揮不會和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崗位相重疊,但總指揮一定是活動中熟悉每一個崗位的人,他一定是非常資深,而且靈活應變能力出眾,所以總指揮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忽略。
第三方面,活動的成敗依靠團隊。用心、盡責、協作是活動執行順利圓滿的命根子。
第三要素就是“銷售環節”。銷售環節是校長最關注的,也是校長最頭痛、最疑惑的。為什么呢?就是大部分活動都在這個環節上鎩羽而歸了,主要表現就是在活動結束后,關聯的班級消費往往無法結合活動的推力實現成交。言簡意賅,分享五個觀點。
第一,活動到了銷售環節,促銷的最佳時間是客戶最興奮或者是最感動的時候。所以我們的活動必須要設置相關的內容,確保不同活動都能產生可以讓客戶興奮或感動的效果。結合客戶的主觀情緒適時推動消費是活動銷售環節最好的安排。再分享一個經驗,凡是活動現場可以簽單的家長堅決要在現場完成,否則就意味著你很有可能會永遠丟失他。
第二,活動促銷時,“拿麥克風的人”最重要。拿麥克風的主持人就是活動銷售環節在現場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情緒掌控者。所以“拿麥克風的人”特別重要,我們一定要選對人去做這件事。我通常都會挑選執行校長、行政總監、教學總監等擔任這個角色。一來他們和大家都很熟悉,有情切感。二來他們能夠做到總監這個級別,演說能力自然會有一定功力。
第三,“演講結束,立即出單”,趁熱打鐵,絕不讓客戶遇冷。當活動尾聲時相關活動促銷的內容和大家宣布后,活動組織中早已安排好的工作人員馬上去引導、對接意向客戶。該續費的,馬上續費、馬上刷卡。新生想報名的,馬上報名、馬上刷卡。
第四,“團隊的作戰能力”。核心中的核心,關鍵中的關鍵。不再贅述。
第五,“適當的陽光配合”。用我的學校里的真實場景來解釋吧。有位家長他說“張校長,我先提前把明年的學費交了好不好”,我說“是這樣,我們馬上有一個活動,會有優惠的,你到時候現場來交可不可以?順便你也能幫我帶動現場的氣氛。” 這位家長和我關系很好,自然也就爽快的答應了。活動當天在公布優惠方法后開始現場繳費,我說“要刷卡的家長請到左邊,要交現金的家長請到右邊。”我之前說到的那位家長第一個站起來“我來刷卡,我先交一年。”然后他把卡從錢包里面掏出來開始刷卡。也就是這三個很平常的動作,一下就影響到了后面的家長,當晚的現場報名率創了一個小奇跡。
校長要知道,這是人性,也是心理。當你看到有很多人圍在一起,那么你也想圍過去;當你看到有很多人報名,就算你根本沒打算要報名,那此時此刻你也會想是否要再考慮一下呢?但如果你看到很多人都沒有報名,你又會怎樣?就算你之前已決定要報名,那此時此刻你也會再猶豫或在考慮一下了。所以我們是借助活動,正當、合理的為家長營造現場成交的氛圍。
總而言之,兼具企業屬性的教育培訓學校的校長們,希望我們今天分享的活動銷售方法、技巧、心得可以對大家的活動策劃、組織、執行帶來更多幫助,同時再溫馨提醒大家,只有學校打造好教學、服務的核心口碑,我們學到的方法技巧才會更好的釋放出更多的價值。